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攻略 > 教育部实施的五项管理核心要点

教育部实施的五项管理核心要点

2025-04-16

近年来,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,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。其中,“五项管理”便是备受关注的一项政策。它不仅关乎孩子们的学业,更涉及他们的身心健康。那么,教育部五项管理具体内容是什么呢?接下来,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
教育部实施的五项管理核心要点 1

一、手机管理:打造无手机课堂的纯净环境

首先,让我们来看看手机管理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携带手机上学。然而,手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,如分散注意力、影响学习等。为此,教育部发布了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。

教育部实施的五项管理核心要点 2

该通知明确要求,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。这一规定旨在减少手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干扰。当然,如果学生确实有将手机带入校园的需求,比如与家长保持联系等,也不是完全不行。但需要经过家长的同意,并且书面提出申请。进校后,手机需要交由学校统一保管,禁止带入课堂。这样一来,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更加专注于学习,而不会被手机所分心。

教育部实施的五项管理核心要点 3

二、睡眠管理:确保充足睡眠,助力健康成长

教育部实施的五项管理核心要点 4

接下来,我们聊聊睡眠管理。充足的睡眠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。然而,现实情况却是,不少学生因为学业负担过重,导致睡眠时间不足。为此,教育部发布了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》。

教育部实施的五项管理核心要点 5

该通知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作出了明确规定:小学生每天应达到10小时,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,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。同时,为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,通知还对学校的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:20,中学一般不早于8:00。此外,还规定了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:20,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:00,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:00。

除了对校内作息时间的调整外,通知还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要求。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:30,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:00。此外,每日22:00到次日8: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。这样一来,学生们就能有更加充足的休息时间,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。

三、课外读物管理:让好书伴随学生成长

课外读物是中小学生获取知识、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。然而,市场上的课外读物种类繁多,质量参差不齐。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读到优质的课外读物,教育部发布了《教育部关于印发<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>的通知》。

该通知对进校园的课外读物提出了明确要求。要求课外读物必须符合主题鲜明、内容积极、可读性强、启智增慧等基本标准。同时,为了确保课外读物的质量,通知还规定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进校园课外读物。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需要向学生家长公开,并且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。学校也不得组织统一购买。此外,还规定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、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。这样一来,学生们就能在阅读的过程中,汲取更多的营养,助力自己的成长。

四、作业管理:减负增效,让学生快乐学习

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过多的作业负担却让学生苦不堪言。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,同时又能保证学习效果,教育部发布了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》。

该通知对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作出了明确规定。要求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,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;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;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。同时,通知还规定周末、寒暑假、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。这样一来,学生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和娱乐,从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。

五、体质健康管理:强健体魄,为梦想护航

最后,我们来看看体质健康管理。体质健康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由于学业负担过重、运动不足等原因,不少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堪忧。为此,教育部发布了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》。

该通知对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作出了明确规定。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,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,高中每周2课时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。同时,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。此外,通知还规定要保障学生每天校内、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。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,每节课间也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。这样一来,学生们就能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身体,从而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去追逐梦想。

五项管理的意义与成效

“五项管理”政策的出台和实施,不仅是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,更是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回应。从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来看,“五项管理”旨在解决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的手机依赖、睡眠不足、课外读物质量参差不齐、作业负担过重以及体质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。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,还加剧了家长和社会的焦虑情绪。

自“五项管理”政策实施以来,各地各校积极响应、认真落实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在手机管理方面,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坚持疏堵结合、细化管理措施,基本做到了在校期间学生手机的有效管控;在睡眠管理方面,一些地区通过制定睡眠管理计划、签订责任书等方式,形成家校共管合力,基本保证了学生睡眠时间;在读物管理方面,多数地区能够落实课外读物管理规定、健全入校审核机制,基本堵住了问题读物入校通道;在作业管理方面,学校和教师更重视作业质量、设计差异化作业,在“控量”的同时力求“增效”;在体质管理方面,多数学校能够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质健康测试和抽测复核制度。

总之,“五项管理”政策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需要政府、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进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,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。